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教育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控制理论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论坛”于2025年3月21—23日在南京市成功召开。

本届论坛主题为“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精神,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邀请自动化学科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教育与教学成果。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10余家知名企业,300余位自动化相关专业院校领导、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代表参加本届大会。

437ccm必赢国际教授,437必赢会员中心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姚郁以“新工科建设·构建自主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作题为“面向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姚郁在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船海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

他强调,应借鉴历史经验,如哈军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坚持“忠诚于党、一切为了学员成长”的教育理念。同时,要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姚郁介绍了437必赢会员中心在自动化类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方面的相关做法,学校以“价值引领、学科交叉、科教融汇”的育人理念,构建了跨学科融通、跨专业聚合、跨方向凝练、跨学院打通的“四跨三通”课程体系。通过强化人文通识教育、大类基础教育、项目制专业教育,以及新兴领域教材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姚郁在报告最后表示,科教产教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应总结科教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实践经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部署,探索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面向船海行业发展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437必赢会员中心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船海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 于鑫 赵煜博
责编 | 胡羽坤 赖海涛
审核 | 王辉